国企民企协同发展 释放“1+1>2”新动能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国企民企合作模式,通过共建平台、产业联动、要素服务等举措,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育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充分释放“1+1>2”新动能。
共同搭建平台,织密绿色能源“协同网”。锚定“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发展定位,市交控集团与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市场和技术优势,共同搭建“全市一张网”数字化管理平台,提升基础设施整合效率与能源互动能力。截至目前,平台已整合接入全市95%以上的公共充电设施,实现“一个APP,全域通办”,用户找桩平均时间缩短60%,服务满意度超90%。通过国企民企深度协同,淮北市成功申报国家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建成高效便捷的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实现充电服务“一网通办”。
深化协同联动,打造产业发展“强引擎”。围绕我市优势产业、主导产业,市建投集团灵活运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等形式,拓展国企民企合作领域。在项目合作方面,与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动新能源车用材料及零部件深加工、高端铝合金深加工项目落地;在文旅建设运营方面,利用大连博涛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经验优势,共同推进夔牛天街项目,实现工业遗址差异化、精细化改造;在盘活闲置资产方面,采取委托运营等方式,引导民企参与国企资产盘活,与南京鸿瑞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盘活人民医院老院区资产,吸引安徽五蕴旅游有限公司参与原大唐电厂北区更新改造。
精准要素服务,助力民营企业“加速跑”。市产投集团通过“科技+金融+降本”手段,积极助力民企减负增效,跑出发展加速度。强化科技服务,成功为20余家民企申请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协助建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5个,促成民企与高校、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20余项,帮助民企引进科技成果2项;通过产业扶持基金增资安徽弘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7500万元,助力弘昌新材料获得2.5亿元融资,成功上市新三板;推进蒸汽价格机制改革,制定阶梯汽价,实行量价挂钩政策,每年为企业降低用热成本155万元,赋能民企降本增效。